别急,你不是一个人!我们帮几百家外贸企业做过谷歌代运营,发现大家踩的坑都差不多。今天就来聊聊4个最常见的误区,帮你的广告费花在刀刃上!

误区一:关键词太“贪心”,来的都是闲逛的
很多老板觉得词越多越好,什么“machinery”、“equipment”都往上堆。结果呢?来的都是想买台机器自己用的个人用户,真正要批发的采购商一个没见着。
正确姿势:
● 专攻“长尾词”,比如把“machinery”换成“industrial CNC machinery manufacturer”
● 学会说“不”,把“retail”、“cheap”、“for home use”这类词加入否定名单
● 多用“地点+产品”组合,比如“Germany auto parts supplier”
真实案例:宁波一家机械配件厂,听了我们的建议把关键词精准化后,无效点击少了一半,真询盘翻了一番!
误区二:把老外都当“中国人”
很多企业直接用中文思维做英文页面,更别说其他语言了。还有的网站电脑上看挺漂亮,手机上一打开,图片变形、按钮点不到...
正确姿势:
● 针对不同市场准备多语言版本,德国客户就给人看德语页面
● 先把手机端体验做好,加载别超过3秒
● 加上“一键呼叫”、“WhatsApp直联”功能,让老外联系你像发微信一样方便
误区三:广告一投就当“甩手掌柜”
太多老板以为广告投出去就完事了,月底一看账单傻眼:钱花光了,询盘没几个。
正确姿势:
● 每周抽20分钟看看数据,哪个广告没人点?哪个关键词光烧钱?该停就停
● 盯着点“每次询盘成本”,太高的要及时调整
● 重点投放老外上班时间,别在人家深更半夜的时候猛投广告
有个东莞的服装辅料厂,坚持每周优化,三个月后询盘量涨了45%,成本还降了30%!
误区四:眼里只有“新客”,忘了“熟客”
很多网站访客看了一眼产品就走了,然后...就没有然后了。其实这些人才是最有可能成交的!
正确姿势:
● 给来过你网站的人推送“专属广告”,比如“看过这个产品的客户都在询价了”
● 把客户分分类,给决策者看技术参数,给采购看价格优势
● 让谷歌帮你找“类似的客户”
数据显示,维护老客户比开发新客户容易得多,转化率能高出50%!
总之,做谷歌广告不是烧钱比赛,而是精细活。避开这几个坑,你的询盘量想不涨都难!如果觉得自己折腾太费时间,找个专业的代运营团队帮你看数据、做优化,往往能事半功倍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