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参一般多入汤剂,煎汁服用,也可以制成散剂或丸剂服用。但中药材的使用须辨证论治,应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,不可自行随意使用,更不可随意听信中药偏方和广告宣传。本文人参网带来人参的食用方法、用药须知及食用禁忌。
一、人参的食用方法:

人参多煎汁服用,也可嚼食、炖服、泡酒或煲汤用。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,都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。
1、具体用法:
人参一般多入汤剂,煎汁服用,也可以制成散剂或丸剂服用。但中药材的使用须辨证论治,应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,不可自行随意使用,更不可随意听信中药偏方和广告宣传。
1)人参煎汁内服时,常用量为5~10g,需要文火另煎,然后将参汁兑入其他药汤内服用。
2)人参也可研末吞服,每次0.5~1g,日服1~2次。
3)人参如用于挽救虚脱,应当用大剂,约15~30g,煎汁后分数次灌服。
4)人参还可嚼食,将2~3片人参含于口中细嚼,生津提神,甘凉可口,是最简单服用方法。
人参种植和炮制方法多样,可分为野山参、原参、参须、生晒参、红参等。不同炮制方式作用功效略有不同,具体用药请遵医嘱。
5)一般认为野山参补力较大,其中生长年代久远者,功效最佳;但产量小、价昂贵,非症情严重者,一般不用。
6)园参补力较弱,但药源广,价较廉,症情一般者多用;产于吉林、辽宁及朝鲜者,补力较优。
7)参须力量较弱。
8)生晒参适用于气阴不足者,红参性偏温,适用于气弱阳虚者。
2、常见中药配伍如下:
1)人参配附子:人参补气,固脱;附子回阳,补火救逆。两药相配,大补大温,益气回阳,治亡阳气脱效佳。
2)人参配蛤蚧:人参善补肺气,蛤蚧补肺益肾。两药相配,补肺益肾而定喘嗽,治肺肾两虚,动辄气喘甚效。
3)人参配麦冬、五味子:人参补气,麦冬滋阴,五味子敛阴。三药相配,益气养阴、生津止渴,为治气阴两虚之口渴、多汗,以及消渴所常用。
4)人参配鹿茸:人参善大补元气,为补气之要药;鹿茸善补元阳、益精血,为补阳之首选。两药相配,壮阳益精,补气扶正,治肾阳亏虚、精血不足之证。
5)人参配核桃仁:人参善补益肺气;核桃仁能补益肺肾。两药相配,功善补益肺肾,纳气平喘,治肺肾两虚之喘咳证。
此外,人参也可用于日常保健,常用食用方法如下:
1)泡水:将人参切成薄片,用开水冲泡,闷盖5分后即可服用。
2)泡酒:整根人参可切成薄片装入瓶内用50~60度的白酒浸泡,每日斟情服用。
3)煲汤:将人参和瘦肉、小鸡、鱼等一起烹炖,可消除苦味,滋补强身。
3、炮制方法:
1)人参(生晒参)
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,切薄片,干燥。或用时粉碎、捣碎。
2)红参
取原药材,洗净,经蒸制2~3小时,取出,干燥,即为红参。用时蒸软或稍浸后烤软,切薄片,干燥。或直接捣碎、碾粉。
4、配伍禁忌:
不宜与藜芦、五灵脂、莱菔子、皂荚同用。
中药联合使用及中西药联合使用,需要辨证论治、临床个体化治疗。
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,用药前请咨询医生,并将您所有已确诊的疾病及正在接受的治疗方案告知医生。
二、人参的用药须知及食用禁忌:

1)人参反藜芦,畏五灵脂,恶莱菔子、皂荚,均忌同用。
2)人参甘微温,有助火壅滞敛邪之弊,“若脾胃热实、肺受火邪、喘嗽痰盛、失血初起、胸膈痛闷、噎膈便秘,有虫有积,皆不可用”。(《药品化义》)骨蒸劳热、血热吐衄、肝阳上亢、目赤头眩等一切实证,火郁之证均忌服。
3)为保证人参的补气药效,服用人参时不宜同时饮茶、吃白萝卜。
4)服人参,防其助火,可配天冬、生地黄等凉润之品;防其碍气作胀,可配陈皮、砂仁等理气除胀之品。
5)妊娠及哺乳期妇女:如果您已经怀孕、计划怀孕或是在哺乳期,请及时告知医生并咨询是否可用中药治疗。
6)儿童用药须在医生指导和成人监护下进行。
7)请妥善保存药材,不要将自己所用药材给予其他人使用。
8)人参为补虚之品,邪实而正不虚者忌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