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参用途甚广,深受大众喜爱。但是,对于人参的认识和用法,其实大多比较模糊。人参补气大家都知道。但人参分类不同,功用就不同,这个知道的就不多了。本文人参网带来人参如何分类(人参的分类方法及种类)。
人参是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,最早记载在汉代的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什么叫人参?因为人参长的像人形,所以叫人参。但是,现在市面上的人参,多半是人工种植的,叫园参。园参就不太像人形。真正像人形的是野山参。野山参的主干跟分支,形似人的驱体与手足。
一、根据产地的人参分类:

第一我们一定都听过高丽参,它是人参中的一个品种。很多人下意识觉得高丽参就是高档人参。这种观念对不对呢?只能说对一半。
高丽是人参的其中一个产地。有一部分人参就是根据产地来命名的。
比如产自朝鲜半岛的叫朝鲜人参,也叫高丽参。现在市场上看见的大多数高丽参其实产自韩国,由园参炮制而来。
我国东北吉林也是著名的人参产地,产自那里的参叫吉林人参。长在靠近长白山新开河流域的叫新开河人参,生长在上党地区的叫上党人参。
另外,还有产于日本的东洋参,东洋参功效一般,现在国内也不常用。
还有一种性价比相对高的是俄罗斯的参。要知道,人参喜欢阴凉背光地区,或者是相对寒冷的地区。
从产地来看,我们东北的人参跟俄罗斯地区的寒冷度不亚于朝鲜,所以,就产地而言,高丽人参其实并没有什么优势,但奈何商业包装好,或者说品控做得好,因此形成品牌。顾客信赖品牌,往往源于对品控的信任。
由此可见,就产地环境而言,高丽参与以上列举出来的参比较,除了对东洋参有优势,对于其他产地的人参其实并无优势。
以上是根据产地对人参的分类。
二、根据生长环境的人参分类:

这里分三大类。
第一类是园参。园参是人工种植的参,现在市面上看见的红参跟白糖参,多半是园参经过不同炮制方法而来。
第二类,野山参。野山参生长在海拔一千到两千米的原始高山森林中,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。世界上出产野山参的国家主要有中国、俄罗斯和北朝鲜。
野山参多半制作为生晒参。但是,生晒参的原材料可并非都是野山参。
我们说大补元气,补益功效真正好的就是野山参。但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人类不断采挖,野山参已经越来越少,所以也越来越珍贵。我国吉林长白山及其支脉生长的天然野山参更是参中珍品。参龄越高,人参个头往往越大,也就越贵重。以前有句话叫「七两为参,八两为宝」,现在这么大个头的野山参是非常罕见了。
第三类,移山参。
移山参,顾名思义,是移栽的,具有野山参部分特征的人参。移山参分山移和家移两种。
山移,是山农放山时发现野山参幼苗,由于重量和参龄小,还不宜作货,于是集中移栽到居家附近的山野林下,便于看守,使其自然生长。
家移,是参农将园植的人参幼苗移植到山野林下,不浇水,不施肥,任其在野生环境下自然生长。
移山参现在也是越来越少,因为种植还是有难度。现在跟移山参有些关联,比较相像的是林下参。
林下参,是人为将园参种子撒播到自然环境下,任其自然生长,不移栽、不搭棚、不施肥、不打药、不锄草、不动土,大约 10 多年后再上山收取的半野生山参,又称育山参。
这种操作蛮像移山参的,现在也基本把林下参当做移山参效用来用。
归纳一下,根据种植方法分类,其中,野山参功效最强,移山参和林下参的功效也不错。
相对于野山参与移山参而言,园参就是人工种植的,功效相对弱一点,问题是弱一点是否一定弱很多,不一定。
以上,我们根据产地、种植方法,将人参做了分类。
三、根据加工炮制方法的人参分类:

第一类,生晒参。
将人参鲜品洗净之后晾干,或是烘干,即为生晒参。之前讲过,野山参多半做成生晒参。又要提醒注意的是,生晒参的来源并非都是野山参。现在市场上的生晒参,大多来源于园参,就是人工种植的。
第二类,红参。
将鲜人参放到锅中蒸煮,人参含有的特殊淀粉变成淡红色,即为红参。
红参跟生晒参区别在哪?
功效上,红参温性较大。一般气虚偏寒性体质的人用红参更好。而生晒参性味相对平和,易上火的人用生晒参效果更理想。
第三类:白糖参。
白糖参简称糖参,以浆气不足、体形欠佳、不适于加工红参的鲜人参经水烫、糖浸后再干燥。一般来讲白糖参的等级不会太高。白糖参温性不明显,比较平和,用法跟生晒参比较接近。
现在市场上多见的是生晒参跟红参,尤其是红参。红参多半为人工种植,原材料是园参。那是否意味着功效很弱?不一定。就红参而言,本身也分等级,现在到药店买红参,便宜的可能两三块钱一克,也有质靓价高的,之前讲的高丽参,就属于红参。
四、根据入药部位的人参分类:

一类是全须参,就是人参根须全部入药。与其他的单独药用部位比较,功效较强。
第二类是弯须参,只用须根。补气作用较弱,但生津作用较好。
第三类叫支参,只用支根。只用支根,功效当然比全须参要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