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参的功效临床作用、食用禁忌及适用人群

  人参的性味是甘、微苦,微温的。归脾经、肺经、心经、肾经,它的主要功效与作用是大补元气、复脉固脱、补脾益肺、生津安神、生精养血、安神益智,主要用于体质虚弱的患者,还有肺虚咳喘、气血亏虚等症状。本文人参网带来人参的功效临床作用、食用禁忌及适用人群
 
  一、人参的功效及临床作用:
 
  1.用于元气暴脱,阳气暴亡。人参能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当出现大失血、大汗、大吐、大泻以及一切重病久病而导致的面色苍白、肢冷汗多 脉微欲绝时,可急用人参一味煎浓汤服用(此方名为独参汤,出《鲁府禁方》),以益气固脱。气脱阳亡,冷汗淋漓,四肢厥逆,呼吸微弱者,用人参配附子益气回阳救逆,方如《济生方》参附汤。热伤气阴,肢体倦怠,气短懒言,汗出口渴,脉细数者,则与麦冬、五味子配用,以益气生津敛液,方如《内外伤辨惑论》生脉散;现以此方制成生脉散注射液,用于治疗感染性休克及心源性休克等均有一定的疗效。吐血、便血、崩漏不止,气随血脱者,亦可急用人参以摄血固脱,并加用侧柏炭、荆芥炭或生地、当归,以止血养血。
 
  2.用于脾胃气虚,食欲不振,呕吐,泄泻,或中气下陷之脱肛,子宫下垂。人参为治脾虚之要药,治脾虚诸症,常与白术、茯苓同用,以增强健脾益气之力,方如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四君子汤。治脾胃虚冷,中脘气满,不能传化,饥不能食,可配附子、生姜等同用,以益气温中开胃,方如《圣济总录》温胃煮散。如中气下陷,久泻脱肛,子宫下垂及内脏下垂,可用人参配黄芪、柴胡、白术等,以益气举陷,方如《脾胃论》补中益气汤。如中焦有寒,叶利腹痛,手足厥寒.则与干姜、白术、附子等配用,方如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。
 
  3.用于肺虚气短,咳喘久病。本品也可为补肺要药,如配黄芪、山药等同用,则补肺益气之力更著。如肺阴不足,干咳少痰,或痰中带血,形瘦气短,可配生地、茯苓等制膏常服。肺肾两虚,气短喘促,动则尤其,不得平卧者,常与蛤蚧、胡桃肉、五味子等药同用,以补肺益肾,纳气定喘,方如《卫生宝鉴》人参蛤蚧散。
 
  4.用于气虚津伤口渴,消渴。热病不仅伤津,而且耗气,人参有益气生津之效,故常用之。热病气津两伤,身热烦渴不止,汗多者,可配石膏、知母、粳米、甘草同用,以清热生津,除烦止渴,方如《伤寒论》白虎加人参汤。若为消渴,则可用人参研末,用鸡子清调服,或与瓜萎为丸、麦冬汤送服。
 
  二、人参的食用禁忌:
 
  1、人参是一味常用的补益性中药,它是来源于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。人参的性味是甘、微苦,微温的。归脾经、肺经、心经、肾经,它的主要功效与作用是大补元气、复脉固脱、补脾益肺、生津安神、生精养血、安神益智,主要用于体质虚弱的患者,还有肺虚咳喘、气血亏虚等症状。
 
  2、人参的禁忌需要注意的是,因为这个药药性相对温热,所以实症、热症患者,还有正气不虚的患者要避免服用,同时要注意长期服用人参,可能会出现腹泻、皮疹、失眠、血压升高、忧郁,性欲亢进或者是性机能减退、头痛、心悸等不良反应,此外出血也是人参过量服用,急性中毒的特征之一。同时中药还讲究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禁忌,所以人参在用药中不适干和藜芦、五灵脂这一类的中药联合使用,服用人参以后还要避免吃萝卜,避免饮用浓茶。
 
  三、人参的适用人群:
 
  1、抵抗力差的人
 
  人参中含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活性因素,对抵抗力差的人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。人参中的人参多糖是一种免疫增强剂,可以提高细胞免疫力,修复受损组织。
 
  而人参中的人参皂苷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,可以延缓机体衰老,激发细胞活力,对人的内分泌、神经、新陈代谢等生理功能均有较好的调节作用。
 
  2、气血不足的人
 
  生活中不少人会出现气色虚弱、神疲乏力等症状,这都是由于体内气血不足而导致的。
 
  而人参有益气生血、气血并补的功效,它可以调和机体内外平衡,使身体保持在一个气血通畅的状态下,从而弥补体内气血不足的状况。特别是对于那些大出血后的病人,食用人参,补气补血的效果将更为显著。
 
  3、气阴两虚的人
 
  气阴两虚的病症表现主要有:面色苍白,体虚无力、容易气喘等,这常见于热性病过程中,或者是某些慢性疾病。由于真阴亏损、元气大伤,导致内脏功能受损,体质变弱。
 
  人参是补气的佳品,它的主要功效之一就是大补元气,所以对于气阴两虚的人来说,日常多吃人参,对自身健康是非常有益的。
 
上一篇:人参传说之人参名字的由来
下一篇:人参的应用历史(红参炮制方法的由来)
隐藏边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