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最古老的药学著作《神农本草经》论述人参,除有“除邪气”的作用外,还能“补五脏,安精神,开心,明目,益智,久服轻身延年”。由此可知,人参既是治病的良药,又是保健的珍品。本文人参网带来人参的品种、用药服法及忌口问题。
一、人参的品种:

人参品种甚多,以长白山野山人参(俗称大山抄参)功力最大,确能“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”,但价昂不易得,除急重病外,一般不常用。
常用的是园参,即用人工栽培者,如吉林人参(包括新开河参、边条参)和朝鲜人参(高丽参)。
广东人一向认为高丽参的功力大于吉林参,这是一种误解。
东北的老中医曾对我说:“你们广东人有钱,以为高丽参价钱贵,就是好东西。其实,人参的本家长白山,主峰在我国吉林,朝鲜半岛只是山脉的伸延,吉林人参才是正牌的地道货。东北中医治病救人,一向用吉林参,绝少用高丽参。”
近年我国经过多次科学研究,证实新开河参所含的有效成分都较高丽参为高,因此我的处方也绝少用高丽参,而改用新开河参,确能应手取效。
此外,还有花旗参(洋参),论补性虽不及吉林参,却长于生津液、清虚火,宜于阴虚有火之人。
二、人参的用药服法:

中医最古老的药学著作《神农本草经》论述人参,除有“除邪气”的作用外,还能“补五脏,安精神,开心,明目,益智,久服轻身延年”。
由此可知,人参既是治病的良药,又是保健的珍品。由于用来治病和用来保健的需要不同,人参的服食方法也有所差异。
如果用人参治病,应把它放在参蛊里,每10克加水60毫升,隔水蒸炖。
吉林参炖90分钟,花旗参炖30分钟即可,不能认为炖得越久越出昧,加热过久,一部分有效成分会被破坏。
参炖好后,取汁去渣,与煎好的其他中药液一起兑匀,按医嘱,一次或多次分服。
有相当多的人,认为人参是补的,中药是“泻”的,应该分开服食,甚至上午服药,晚上食参,这是很不科学的。
用药如用兵,陆海空三军,步炮装甲各兵种,紧密配合,才能克敌制胜。中医处方是按君、臣、佐、使的原则配伍,使诸药协调,发挥作用。
例如,著名的“补中益气汤”,用人参、黄芪,与升麻、柴胡配伍,能治许多“中气不足,清阳不升”的疾病。
科研机构以前曾作过一个有趣的实验:把这4种药物分牙使用,都没有“升举阳气”的作用,把4者合起来使用,“升举阳气”的作用就十分明显,由此可知中药配伍之妙。
古往今来,用人参治病的方剂不下千百首,除了“独参汤”外,其余都是与其他中药一同服食,从来没有人提出过把人参单独服食,使其孤军作战的道理。
三、服参的忌口问题:

最后,谈谈食参忌口(广东称戒口)问题。
除了因病用参,须遵医嘱戒口外,一般不须严格戒口,禁忌过多,反而影响食欲,又会导致营养失调。
世俗说食参须戒鱼腥、蔬菜,少则3天,多则7日,这是毫无根据的。历代本草以至现代中药学著作,都没有人参禁忌鱼腥、蔬菜的记载。
反而,人参与龟板、鳖甲同用是著名的补益剂,洋参炖鲤鱼能治阴虚型高血压,与冬瓜同用可治消渴,与丝瓜络同用,能生津解暑,这都是彰彰可考的。
因此,食参不必戒食鱼腥、蔬菜。
至于莱菔(萝卜)解参之说,古籍不载。
清代名医徐灵胎治一病人,前医误诊为虚证每日服人参三钱,已费千金,竟至昏迷,身强如尸,遍体生痰核以千计。
徐氏用莱菔子为末,和入中药汤剂治之,三日能言,五日能坐,一月能行,半年痰核全消,此病误用人参补住痰火,莱菔子善于下气消痰,故能治愈。
萝卜下气,服参期间,禁食萝卜,也有道理。
此外,没有什么严格禁食的了。